《赤壁》(唐·杜牧)

赤壁

唐·杜牧

折戟沉沙铁未销,自将磨洗认前朝。
东风不与周郎便,铜雀春深锁二乔。

  • 折戟沉沙:用来形容失败惨重或者历史遗迹被时间掩埋的情形,随着时间演变为成语后主要表示失败惨重的意思。
  • 销:销蚀、腐蚀。

这首诗是杜牧经过赤壁这个著名的古战场,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咏史诗。“东风不与周郎便”是假设了一个跟历史相反的情况,诗人认为历史人物的成败荣辱具有某种偶然性。

杜牧

杜牧(公元803-约852年),字牧之,京兆万年(今陕西西安)人。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,自号樊川居士,著有《樊川文集》,后世称“杜樊川”。

杜牧出生在一个文臣武将辈出的家族。祖父杜佑是唐德宗、顺宗、宪宗三朝宰相,中唐时期声望极高的政治家和史学家。由杜佑编纂的《通典》二百卷,在史学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,直到今天依旧是学术研究的重要参考文献。

杜牧在二十出头就写出了名动洛阳的《阿[ē]房[páng]宫赋》,二十六岁时进士及第。当时的朝廷积弊颇多,并且陷入了旷日持久的“牛李党争”。杜牧家世显赫,自幼遍读经史,且关心时政,熟悉治乱之道,对军事也颇有研究,将自己定位为雄才大略之士。所以杜牧不屑[xiè]于向任何一党效忠,“君子忌党朋”,后来主动请求外放,到地方去当刺史了,“十年一觉扬州梦,赢得青楼薄幸名”。

杜牧与李商隐并称“小李杜”,虽然都是受了“牛李党争”的影响,但杜牧的才华没有被埋没,在朝期间得到了两党高层的赏识,也进献了不少政治和军事上的良策,曾任监察御史。即使后来外放到地方,也是担任刺史,负责管理一个州的政务、经济、文化等各个方面。杜牧的失意,主要是他有运筹帷幄、决胜千里的宏图大志,是以其祖父杜佑为标杆,要官居宰辅、位极人臣。人的挫折感并不取决于境遇本身,而取决于境遇和自我期待之间的落差。

  • 牛李党争:唐朝的“牛李党争”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场持续性政治斗争,发生在唐代后期,大约从9世纪前半期的唐宪宗时期开始,直到唐宣宗时期才结束,持续时间接近40年。这场党争主要围绕着以牛僧孺、李宗闵为代表的“牛党”和以李德裕为代表的“李党”之间展开的政治权力争夺。

杜牧《阿房宫赋》名句:
秦人不暇自哀,而后人哀之;后人哀之而不鉴之,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。
灭六国者,六国也,非秦也。族秦者,秦也,非天下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