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月夜忆舍弟》(唐·杜甫)

月夜忆舍弟

唐·杜甫

戍鼓断人行,边秋一雁声。
露从今夜白,月是故乡明。
有弟皆分散,无家问死生。
寄书长不达,况乃未休兵。

  • 戍[shù]鼓:边防瞭望楼上用来报时或报警的鼓。戍,驻防。
  • 戍鼓断人行:戍鼓响起后就开始宵禁,不能随意走动。
  • 边秋:边塞的秋天。
  • 雁:古代常用“雁行”或“雁序”来代指兄弟,诗圣杜甫前两句写鼓声和雁声来“起兴”,交待时代背景和周遭环境,为后续的兄妹情谊做铺垫,“先言他物,以引起所言之物也”。
  • 长:一直,老是。
  • 况乃:何况是。

《月夜忆舍弟》是杜甫逃亡到大唐边陲秦州(今甘肃天水)时所作,饱含悲戚之情。

“此情至之诗,而起承转结,八面玲珑,则又法无不备也。”(《杜诗提要》清·吴瞻泰),这首五言律诗的结构严谨紧凑,首联、颔联、颈链和尾联分别“起(起兴)、承(承接)、转(转换)、合(总结)”,既符合形式美的要求,又能有效地传达诗人的情感与思想。

“露从今夜白,月是故乡明”这一千古名句,最初来自南朝文学家江淹的《别赋》“明月白露,光阴往来,与子之别,思心徘徊。”,江淹即“江郎才尽”的主角。杜甫把“月明白露”拆开并用了倒装手法,超越了原作。这两句也是没法讲理的,诗歌中不符合逻辑的地方反而妙趣横生,“诗有别趣,非关理也”(《沧浪诗话》宋·严羽),“所谓无理而妙者,非深情者不辨。”(《柳塘词话》清·沈雄)

杜甫

杜甫(712-770),字子美,祖籍襄阳,出生于河南巩县(曾祖父杜依艺为巩县令),自号少陵野老,世称“杜工部”、“杜少陵”等。

“七龄思即壮,开口咏凤凰。九龄书大字,有作成一囊。”(《壮游》唐·杜甫)

“忆年十五心尚孩,健如黄犊走复来。庭前八月梨枣熟,一日上树能千回。”(《《百忧集行》唐·杜甫)

开元二十四年(736年),杜甫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,落第后赴兖州省亲(其父时任兖州司马),开始在齐赵平原求学和游历,过着“放荡齐赵间,裘马颇清狂”的生活。《望岳》就是这期间的作品。

天宝六载(747年),唐玄宗诏天下“通一艺者”到长安应试,杜甫为实现自己“致君尧舜上,再使风俗淳”(《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》杜甫)的政治抱负,亦前往应试。但权相李林甫玩弄权术让选拔变得异常艰难,“举人无才,可见野无遗贤”(《资治通鉴》宋·司马光),无一人中举。

科举无望的杜甫转走权贵之门,投赠干谒等,在长安奔走献赋,郁郁不得志十年。

天宝十四载(755年),杜甫被授予河西尉,但杜甫“不作河西尉,凄凉为折腰”(《官定后戏赠》),朝廷改任其为右卫率府兵曹参军。这年秋天安史之乱爆发,杜甫辞官逃亡,与弟妹也失散了。

安史之乱之后,杜甫被叛军俘虏过,也一度有机会报效朝廷。唐肃宗封杜甫为左拾遗。后来杜甫为被罢官的宰相房琯[guǎn]求情,触怒了唐肃宗,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。

乾元元年(唐肃宗,公元758年)底,杜甫暂离华州,到洛阳探亲。返回华州的途中,“满目悲生事,因人作远游”,杜甫写下了不朽的史诗“三吏”(《新安吏》《石壕吏》《潼关吏》)和“三别”(《新婚别》《垂老别》《无家别》),并在回华州后修订脱稿。

乾元二年(759年)秋,杜甫辞了华州司功参军,开始辗转于四川、湖南、湖北等地,生活艰辛。仅仅在成都时因得到好友严武的帮助,过了几年安生日子,“杜甫草堂”即建于这个时期,位于成都城西浣花溪,也称“浣花草堂”。严武是剑南节度使,延请杜甫为检校工部员外郎,“杜工部”就是这么来的。杜甫定居在成都大约有5年,中间有两年因叛乱也是被迫漂泊在外,居无定所。

唐代宗大历元年(766年),杜甫举家经嘉州(乐山)、戎州(宜宾)、渝州(重庆)、忠州(忠县)、云安(云阳),一路辗转到达夔州(奉节),在夔州都督柏茂林的照顾下暂住了两年。

杜甫诗歌的风格是“沉郁顿挫”,“沉郁”是指诗风深沉、郁积,将个人情感与家国情怀融合在一起;“顿挫”指韵律抑扬顿挫,情感表达含蓄而曲折。

精研杜诗三十余年,八十余岁才写成《杜臆》的明代学者王嗣爽,首次正式使用“诗圣”来称呼杜甫。

杜甫的诗,不仅反映现实社会的风貌,还饱含悲悯苍生的人文关怀,被称为“史诗”。杜甫的“三吏”“三别”等,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现实。“杜逢禄山之难,流离陇蜀,毕陈于诗,推见至隐,殆无遗事,故当时号为‘诗史’。”(《本事诗》晚唐·孟棨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