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出塞》(唐·王昌龄)

出塞

唐·王昌龄

秦时明月汉时关,万里长征人未还。
但使龙城飞将在,不教胡马度阴山。

  • 出塞:乐府旧题。
  • 秦时明月汉时关:这里用了“互文”的修辞手法,“秦”“汉”“关”“明月”四个意象交错使用,即“秦汉的明月和边关”。
  • 万里长征人未还:这句源自“塞外征人殊未还”(《从军行》隋·卢思道)。万里长征的本意是上万里的征途,遥远艰难的路程。熟语“万里长征”即出自此诗,用来特指中国工农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,也用来比喻需要长期奋斗的事业。
  • 但使:只要。
  • 龙城飞将: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。“但使龙城飞将”呼应了首句中的“汉时关”,想到两位汉代抗击匈奴的名将,即卫青(龙城)和李广(飞将)。龙城在汉代右北平郡(今河北省喜峰口附近),唐代叫卢龙城。卫青曾奇袭龙城,“元光六年,拜为车骑将军,击匈奴,出上谷,至笼城,斩首虏数百。”(《汉书·卫青霍去病传》东汉·班固)。李广则是被匈奴称为“飞将军”,“广居右北平,匈奴闻之,号曰‘汉之飞将军’,避之数岁。”(《史记·李将军列传》西汉·司马迁)
  • 教[jiào]:令,使,让。
  • 胡马:泛指侵扰内地的外族兵马。
  • 阴山:阴山山脉,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中部,包括狼山、乌拉山、色尔腾山、大青山等,是历史上中原汉族与北方游牧民族之间的天然屏障。

王昌龄

王昌龄(698 - 756),字少伯,河东晋阳(今山西太原)人。

王昌龄出生在农村,从小即从事耕作,“久于贫贱,是以多知危苦之事”(《上李侍郎书》王昌龄)。
二十三岁时,王昌龄因家里日渐困窘,不得已前往嵩山学道,“时余采菖蒲,忽见嵩之阳”。
二十六岁时,王昌龄走出嵩山,去长安闯荡,四处碰壁。
二十七岁时,即公元724年,王昌龄在长安看到塞外招兵的布告后,心生希望,一路向西(经兰州,越河西走廊,抵达玉门),目标是鄯[shàn]州(当时临洮[táo]军的驻扎地),度过了三年的边塞生活。这期间王昌龄写了多首边塞诗,包括《出塞》。
唐玄宗开元十五年(727年),王昌龄考中进士,初任秘书省校书郎。
开元二十二年(734年),王昌龄通过博学宏词科考试,被授予汜[sì]水县尉的职位。王昌龄的仕途坎坷,多次被贬谪。
开元二十八年(740年),王昌龄刚回长安即被贬官外派到江宁(位于今江苏南京),任县丞(相当于现在的副县长),在江宁待了八年,这也是称其为王江宁的原由。
安史之乱期间的天宝十五年(756年),王昌龄从贬所前往江宁,途中被濠[háo]州刺史闾[lǘ]丘晓杀害。据史料分析,闾丘晓的动机很可能是嫉妒王的才学和名声。

王昌龄是唐朝时期著名的边塞诗人,与王之涣、高适和岑参并称为唐代“四大边塞诗人”。

王昌龄的七绝不仅在数量上独占鳌头(盛唐时期的470多首七绝律诗中,王昌龄有近80首),质量也极高,因此被后人誉为“七绝圣手”。
七绝第一,其王龙标乎?”(清代文学家潘德舆)
“工诗,缜密而思清,时称‘诗家夫子王江宁’”(《唐才子传》元·辛文房)

闺怨
唐·王昌龄
闺中少妇不知愁,春日凝妆上翠楼。
忽见陌头杨柳色,悔教夫婿觅封侯。

芙蓉楼送辛渐
唐·王昌龄
寒雨连江夜入吴,平明送客楚山孤。
洛阳亲友如相问,一片冰心在玉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