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寒食》(唐·韩翃)

寒食

唐·韩翃

春城无处不飞花,寒食东风御柳斜。
日暮汉宫传蜡烛,轻烟散入五侯家。

  • 春城:春意盎然的长安城。
  • 寒食:寒食节在唐代是全国性的“法定节假日”,皇宫也有特定的仪式。寒食节的来历,比较主流的说法是为了纪念介子推。春秋时晋国公子重[chóng]耳因“骊[lí]姬之难”流亡在外,随从介子推多次帮助重耳度过危难,包括“割股奉君”。重耳归国后当上了国王,即晋文公。介子推却携母隐居山林,拒绝入朝为官。晋文公听了谋臣的馊主意,烧山逼迫其出山,没曾想两母子抱在一颗柳树上被烧成一团。追悔莫及的晋文王为介子推修祠立庙,并下令这一天全国禁火,只能吃冷食,故名“寒食节”。第二年寒食节,晋文公率群臣登山祭奠,发现那颗柳树竟然发出了新芽,就赐名为“清明柳”,并将寒食节的第二天定为清明节。
  • 骊姬之难:也叫骊姬之乱,骊姬是晋献公的宠妃,她为了让她的亲生儿子奚齐继承君王,策划了一系列的阴谋。太子申生被诬陷在祭祀其母的酒中下毒,申生无法自证,选择了自杀。重耳和弟弟夷吾获知自己为下一个目标后,分别逃亡在外。骊姬扶持上位的两个儿子,都被反对派大臣里克杀死,让晋国陷入严重的政治混乱。后来重耳在秦国的支持下重返晋国,平定内乱。
  • 御柳:御苑之柳,即皇城中的柳树。
  • 汉宫:这里指唐朝皇宫。
  • 传蜡烛:据唐代制度,寒食节期间天下一律禁火,唯有宫中可以燃烛。皇帝还会将燃烛赐给贵族和近臣,特许他们不必禁火、以示恩宠。“清明日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”(《唐辇下岁时记》佚名)
  • 五侯:这里泛指天子近臣。汉成帝刘骜在位期间,将其五位舅舅在同一天全部封为列侯,世称“五侯”。

唐德宗认为,《寒食》这首诗隐含勉励众人如介子推般忠君爱国的政治意蕴,因此给了韩翃仕途晋升的机会。

“这首诗文字上的美感,收获了统治者的目光;字里行间的对比关系,又辛辣地讽刺了统治者。一正一反,双重解读,让这首诗成为不朽之作。”(《诗词里的中国》)

韩翃

韩翃[hóng],字君平,南阳(今河南南阳)人。

天宝13年(754年),韩翃考中进士。
宝应(唐代宗李豫,762年4月-763年6月)年间,韩翃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。
永泰(唐代宗李豫,765年1月-766年11月)元年,侯希逸为其部将所逐,韩翃随侯希逸回朝,闲居长安十年。
大历(唐代宗李豫,766年11月-779年12月)九年(774年),这期间韩翃任汴宋节度使从事,经历了多任节度使(田神玉,李忠臣,李希烈,李勉)。
建中(唐德宗李适,780年1月-783年12月)元年,唐德宗因为赏识韩翃的《寒食》,钦点“春城无处不飞花”的韩翃为中书舍人。

韩翃是中唐时期“大历十才子”之一。
“韩员外诗,匠意近于史,兴致繁富,一篇一咏。朝十珍之。”(《中兴间气集》唐·高仲武)

清明

唐·杜牧

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
借问酒家何处有?牧童遥指杏花村。

  • 杏花村:杏花深处的村庄。据《江南通志》记载,杜牧任池州刺史时,曾到过杏花村饮酒,诗中的杏花村应是情景再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