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送元二使安西》(唐·王维)

送元二使安西

唐·王维

渭城朝雨浥轻尘,客舍青青柳色新。
劝君更尽一杯酒,西出阳关无故人。

  • 安西:指唐代安西都护府。
  • 渭城:秦代咸阳古城(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)。
  • 浥[yì]:湿润。
  • 阳关:在敦煌西南,为自古赴西北边疆的要道。

王维送好友元二使安西, 大约是安史之乱前,具体时间已不可考。关于元二,只知道名为元常,家中排行老二,亦没有更多的史料记载。
这首诗因为画面感极强,朗朗上口,当时即有乐人谱曲,广为传唱。曲名“阳关三叠”或“渭城曲”,流传至今。

“更万首绝句,亦无复近,古今第一矣”(《王孟诗评》宋·刘辰翁)
“首句藏行尘,次句藏折柳。两面皆画出,妙不露骨。从休文‘莫言一杯酒,明日难重持’变来。”(《笺注唐贤绝句三体诗法》元·释圆至)
“‘数声风笛离亭晚,君向潇湘我向秦’、‘日暮酒醒人已远,满天风雨下西楼’,岂不一唱三叹,而气韵衰飒殊甚。‘渭城朝雨’自是口语,而千载如新。此论盛唐、晚唐三昧。”(《诗薮》明·胡应麟)

淮上与友人别

唐·郑谷

扬子江头杨柳春,杨花愁杀渡江人。
数声风笛离亭晚,君向潇湘我向秦。

  • 扬子江:旧时把从江苏镇江、扬州一带直至入海口的长江称为扬子江。西方传教士最先接触的长江也是扬子江这一段,所以英语中的长江也是扬子江(the Yangtze River)。
  • 杨花:柳絮。
  • 愁杀:极度忧愁,近乎令人难以承受。“杀”用来形容(愁的)程度之深。
  • 风笛:风中传来的笛声。西晋向秀闻笛声写成《思旧赋》,表达对友人的思念,后人用闻笛赋代指《思旧赋》,“闻笛”也跟“杨柳”一样,成为离别和思念的象征。
  • 离亭:驿亭。
  • 秦:指都城长安。

这首诗是诗人在扬州和友人分手时所作,和通常的送行不同,这是一次各赴前程的分别。

谢亭送别

唐·许浑

劳歌一曲解行舟,红叶青山水急流。
日暮酒醒人已远,满天风雨下西楼。

  • 谢亭:又叫谢公亭,故址位于今安徽省宣城市城北的敬亭山,南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。谢亭是宣城著名的送别之地,“谢亭离别处,风景每生愁。客散青天月,山空碧水流。”(《谢公亭》唐·李白)
  • 劳歌:原本指在劳劳亭(旧址在今南京市南面)送客时唱的歌,后来逐渐成为送别歌的代称。“天下伤心处,劳劳送客亭。”(《劳劳亭》唐·李白)
  • 西楼:即谢公亭。

许浑[hún]是晚唐诗人,他的诗擅长描写水、雨之景,“许浑千首湿,杜甫一生愁”。

咸阳城东楼
唐·许浑

一上高城万里愁,蒹葭杨柳似汀洲。
溪云初起日沉阁,山雨欲来风满楼。
鸟下绿芜秦苑夕,蝉鸣黄叶汉宫秋。
行人莫问当年事,故国东来渭水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