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过故人庄》(唐·孟浩然)

过故人庄

唐·孟浩然

故人具鸡黍,邀我至田家。
绿树村边合,青山郭外斜。
开轩面场圃,把酒话桑麻。
待到重阳日,还来就菊花。

  • 具:准备,置办。
  • 鸡黍[shǔ]:鸡肉和黄米饭,代指农家丰盛的饭食。黍:一年生草本植物,叶线形,子实淡黄色,去皮后称黄米,比小米稍大,煮熟后有黏性。
  • 合:环绕。
  • 郭:指村庄的外墙。古代城墙有内外两重,内为城,外为郭。
  • 斜[xiá]:按前后诗句押韵来看该读古音xia。
  • 轩:窗户。
  • 场圃[pǔ]:打谷场和菜园。
  • 桑麻:桑树和麻,泛指庄稼。话桑麻即谈论农事。
  • 就菊花:赏菊。就,靠近。

这首诗只有如实的叙述,“淡到看不见诗”(《孟浩然》闻一多),但田园生活的清新自然却跃然纸上,诗人显然是乐在其中和怡然自得的。
这样的诗美在整体,“篇法之妙,不在句法”(清·沈德潜)

孟浩然

孟浩然(689年-740年),名浩,字浩然,号孟山人,襄州襄阳人,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,世称“孟襄阳”。

孟浩然生于薄有恒产的书香门第,家人自诩为孟子后代,“浩然”的名字就是出自“吾善养吾浩然之气”(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战国·孟子)。十七岁的孟浩然在襄阳参加完县试后,虽然备受瞩目,但却跟好友张子容效仿汉末名士庞德公去鹿门山隐居了。孟浩然大概在鹿门山隐居了一年,“春眠不觉晓,处处闻啼鸟”(《春晓》)和《过故人庄》都是这期间的作品。

公元712年的冬天,孟浩然结束隐居,送张子容去长安参加科考。孟浩然自此开始在各地漫游,广泛结交名士、拜见公卿以期入仕。数十年的游历,孟浩然虽然声明远播,但却未能如愿踏入仕途。“吾爱孟夫子,风流天下闻”(李白)

开元15年(727年),三十八岁的孟浩然第一次赶赴长安进行科举考试。举进士不第后,孟浩然在长安逗留,期望通过献赋来入仕。

开元21年(733年),孟浩然给时任宰相的张九龄写干谒诗,即《望洞庭湖赠张丞相》,“坐观垂钓者,徒有羡鱼情”。

孟浩然曾面见过唐玄宗,可惜孟浩然忘情之下献上的新诗《岁暮归南山》,乃落第后所作,“不才明主弃,多病故人疏”,让唐玄宗很不爽,自此就断了孟浩然的仕途。“尝于太学赋诗,一座嗟伏,无敢抗。张九龄、王维雅称道之。维私邀入内署,俄而玄宗至,浩然匿床下,维以实对。帝喜曰:‘朕闻其人而未见也,何惧而匿?’诏浩然出。帝问其诗,浩然再拜,自诵所为,至‘不才明主弃’之句,帝曰:‘卿不求仕,而朕未尝弃卿,奈何诬我?’因放还。” (《新唐书·文艺传·孟浩然传》宋·欧阳修)

开元二十五年(737)张九龄被贬为荆州长史,一来惜才二来想帮扶一下,就将孟浩然招至其幕府。“吾怜孟浩然,短褐即长夜”(杜甫),可见孟浩然生活之拮据。

公元740年,王昌龄被贬官路过襄阳,前去拜访孟浩然。当时孟浩然背生毒疮[chuāng],不能饮酒吃鱼,但是孟浩然见了老友异常高兴,接连几天两人都大快朵颐、推杯换盏,畅谈人生。不曾想孟浩然因饮酒不节而毒疮复发,不治而亡。这让王昌龄欲哭无泪,痛心疾首。

纵观孟浩然的一生,其心性是浩然洒脱的,其内心是平静快乐的。他后期在做官与不做官之间的徘徊,既是儒家教育和道家修养的撕扯,也是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冲突。

山水田园诗

东汉末年,曹操北征乌桓(建安十二年,公元207年),得胜回师途经碣石山,乃东临碣石以《观沧海》,“水何澹澹,山岛竦峙”,这算是中国诗坛第一首完整意义上的山水诗。

魏晋时的陶渊明,“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”(《饮酒·其五》),被誉为“古今隐逸诗人之宗”(《诗品》南朝·梁·钟嵘,成书于公元502年至519年)。

盛唐的山水田园派则以“王孟韦柳”为代表,比如王维的《山中》、孟浩然的《过故人庄》、韦应物的《滁州西涧》、柳宗元的《江雪》等,这些诗读后都令人感受到洋溢在山水田园中的生活情趣,以及藏在字里行间的超然洒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