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山中》(唐 王维)

山中(唐 王维)

荆溪白石出,天寒红叶稀。
山路元无雨,空翠湿人衣。

  • 荆溪:本名长水,又称浐[chǎn]水、荆谷水,源出陕西蓝田县西南秦岭山中,北流至长安东北入灞水。
  • 元:原,本来。
  • 空翠:(那种)若有若无的翠绿。从前两句来看,表示秋已深,草木凋零,翠色不易看到了。南北朝时期,谢灵运有写“空翠难强名”,意思是说,反正就是有空翠的感觉,但很难给它下一个准确的定义。

如果就字面的意思,就诗论诗,这就是一首出色的山水小品。但是就王维的身世经历来知人论诗,再结合佛学来体会的话,则有更深的意思在里面。大乘佛教讲四大皆空,并且认为如果对“空”这个概念太执着,把它当成真实存在的东西,比如刻意的去抛家舍业身无长物,那就错了,是谓“空病”。

王维的《夏日过青龙寺谒操禅师》,全文是“龙钟一老翁,徐步谒禅宫。欲问义心义,遥知空病空。山河天眼里,世界法身中。莫怪销炎热,能生大地风。”,直接用了佛教术语。而《山中》是淡淡写景,既没有典故,也没有专业名词,更没有总结出任何哲理和警句,但只要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感受力,你就能够在若有若无之间体会禅意,“不着一字,尽得风流”。

北宋诗僧惠洪写过一部《冷斋夜话》,评论《山中》说“得于天趣”,体现了惠洪对王维诗歌中自然流露的意境与深邃禅意的高度赞赏。

《冷斋夜话》
五言四句得于天趣
吾弟超然善论诗,其为人纯至有风味。尝曰:“陈叔宝绝无肺肠,然诗语有警绝者,如曰:‘午醉醒来晚,无人梦自惊。夕阳如有意,偏傍小窗明。’王维摩诘《山中》诗曰:‘溪清白石出,天寒红叶稀。山路元无雨,空翠湿人衣。’舒王百家衣体曰:‘相爱不忍发,惨澹暮潮平。欲别更携手,月明洲渚生。’此皆得于天趣。”予问之曰:“句法固佳,然何以识其天趣?”超然曰:“能知萧何所以识韩信,则天趣可言。”予竟不能诘,叹曰:“溟滓然弟之哉!”

“午醉醒来晚”一诗,失题,作者是陈叔宝还是方棫,已不可考。
“月明洲渚生”出自《离升州作》(宋 王安石),欧阳修称赞王安石:“翰林风月三千首,吏部文章二百年。老去自怜心尚在,后来谁与子争先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