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别董大》(唐·高适)

别董大

唐·高适

千里黄云白日曛,北风吹雁雪纷纷。
莫愁前路无知己,天下谁人不识君。

  • 董大:董庭兰,当时的著名琴师,在其兄弟中排行老大,故称“董大”。
  • 曛[xūn]:昏暗。“白日曛”即太阳黯淡无光。

唐玄宗天宝六年(747年)春天,吏部尚书房琯[guǎn]被贬出朝,门客董庭兰也被迫离开长安。高适这期间很不得志,正到处漫游。冬天,高适与董庭兰会于睢阳,写下此诗。

高适

高适(704年—765年),字达夫,渤海蓨[tiáo](今河北景县)人。

高适是安东都护高侃之孙,家道中落,他自己觉得是“家贫”,但自幼攻文习武,志存高远。二十岁左右高适游历长安,前后有两三年时间,失意后客游梁宋,后在宋州(今河南商丘)定居,耕读不辍。“适少濩[huò]落,不事生业,家贫”(《旧唐书·高适传》),“二十解书剑,西游长安城。举头望君门,屈指取公卿。国风冲融迈三五,朝廷欢乐弥寰宇。白璧皆言赐近臣,布衣不得干明主。”(《别韦参军》唐·高适)。

开元二十三年(735年),高适赴长安应试,未能考中。之后在长安结交名流,之后的数年间又在各地游历,与李白、杜甫等多次相聚。

天宝八载(749年)春,睢[suī]阳太守张九皋(张九龄的弟弟)荐举高适参加有道科的考试,高适考中后被授职为封丘县尉,开始踏入仕途。

天宝十一载(752年)秋,高适辞官赴长安,受田梁丘推荐去寻哥舒翰,后得哥舒翰赏识,入河西幕府为掌书记。

天宝十四载(755年),安史之乱爆发,朝廷召哥舒翰平叛,高适被拜为左拾遗,转监察御史,辅佐哥舒翰守潼关。次年6月,潼关失守后高适回到长安,玄宗西逃后间道追之,升侍御史。

至德元年(756年),唐肃宗李亨召见高适商议如何应对永王李璘的划江而治,高适分析了江东的形势利害,断言李璘必败。十二月,高适兼任御史大夫、扬州大都督府长史、淮南节度使,领广陵等十二郡,与韦陟[zhì]、来瑱[tiàn]共同平定江淮之乱。757年,听闻安禄山死讯后,高适对李璘采取分化战术,策反了几员大将。永王李璘的大军不战而溃,李璘本人也被杀。支持永王的李白也被高适军活捉。

乾元元年(758年)春,由于权宦李辅国多次进谗言诋毁高适,导致高适被左迁为东都太子府少詹事,赋闲在洛阳。

乾元二年(759年)三月,高适被拜为彭州刺史、后有历任蜀州刺史、剑南西川节度使等。

广德二年(764年)正月,代宗下旨,将剑南东、西两川合并为一道,任命严武为节度使,诏高适还京。高适回京后迁刑部侍郎,转散骑常侍,官阶由西川时的从三品升为正三品,加银青光禄大夫,进封渤海县侯,食邑七百户。

永泰元年(765年)正月,高适去世。

高适属于典型的大器晚成,在安史之乱后,其他很多诗人在此期间都是颠沛流离(比如杜甫),甚至沦为乱党(比如李白),但高适却在这场动乱中大放异彩、建功立业、仕途不断上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