思有所皈,绪有所依

给万千思绪,寻一寄存之所

曲江春感

唐·罗隐
江头日暖花又开,江东行客心悠哉。
高阳酒徒半凋落,终南山色空崔嵬。
圣代也知无弃物,侯门未必用非才。
一船明月一竿竹,家住五湖归去来。

阅读全文 »

贫女

唐·秦韬玉
蓬门未识绮罗香,拟托良媒益自伤。
谁爱风流高格调,共怜时世俭梳妆。
敢将十指夸偏巧,不把双眉斗画长。
苦恨年年压金线,为他人作嫁衣裳。

  • 蓬门:指穷家小户。
  • 绮[qǐ]罗:华贵的丝织品或丝绸制品。
  • 益:更加。
  • 怜:爱、喜欢。
  • 风流、时世:这里两个词语是对仗,指的两种古时后女子的装扮风格。白居易的诗里写过“风流薄梳洗,时世宽妆束”(出自《和梦游春诗一百韵》),还有“风流夸堕髻,时世斗啼眉”(出自《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》),都是用“风流”和“时世”对仗。
  • 俭:通险,惊险,形容奇装异服。
  • 敢:岂敢、不敢。这是“反训”修辞,是说自己明明有资格夸耀一双善于缝纫的巧手,但出于女人应有的矜持,“不敢”去夸耀。
  • 偏:特别、格外。
  • 衣裳[cháng]: 古人穿衣讲究上衣下裳,上半截的叫衣,下半截的叫裳。古代“裳”字都只有[cháng]这一个读音,诗词都是这个音。现代汉语里作为“衣裳”的“裳”[shang],这个轻声读音,是进入现代才有的。

秦韬玉出身于禁军家庭,很会巴结专权的宦官,所以不但升迁很快,而且没经过考试就取得了进士头衔。“少有词藻,工歌吟,却累举不第,后谄附当时有权势的宦官田令孜,充当幕僚,官丞郎,判盐铁。黄巢起义军攻占长安后,韬玉从僖宗入蜀,中和二年(882)特赐进士及第,编入春榜。田令孜又擢其为工部侍郎、神策军判官。时人戏为‘巧宦’,后不知所终。”

行路难·其三

唐·李白
有耳莫洗颍川水,有口莫食首阳蕨。
含光混世贵无名,何用孤高比云月。
吾观自古贤达人,功成不退皆殒身。
子胥既弃吴江上,屈原终投湘水滨。
陆机雄才岂自保,李斯税驾苦不早。
华亭鹤唳讵可闻,上蔡苍鹰何足道。
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,秋风忽忆江东行。
且乐生前一杯酒,何须身后千载名。

阅读全文 »

行路难·其二

唐·李白
大道如青天,我自不得出。
羞逐长安社中儿,赤鸡白狗赌梨栗。
弹剑作歌奏苦声,曳裾王门不称情。
淮阴市井笑韩信,汉朝公卿忌贾生。
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,拥彗折节无嫌猜。
剧辛乐毅感恩分,输肝剖胆效英才。
昭王白骨萦蔓草,谁人更扫黄金台。
行路难,归去来。

阅读全文 »

行路难·其一

唐·李白
金樽清酒斗十千,玉盘珍羞直万钱。
停杯投箸不能食,拔剑四顾心茫然。
欲渡黄河冰塞川,将登太行雪满山。
闲来垂钓碧溪上,忽复乘舟梦日边。
行路难,行路难,多歧路,今安在?
长风破浪会有时,直挂云帆济沧海。

阅读全文 »

锦瑟

唐·李商隐
锦瑟无端五十弦,一弦一柱思华年。
庄生晓梦迷蝴蝶,望帝春心托杜鹃。
沧海月明珠有泪,蓝田日暖玉生烟。
此情可待成追忆,只是当时已惘然。

阅读全文 »

春江花月夜

唐·张若虚
春江潮水连海平,海上明月共潮生。
滟滟随波千万里,何处春江无月明?
江流宛转绕芳甸,月照花林皆似霰。
空里流霜不觉飞,汀上白沙看不见。
江天一色无纤尘,皎皎空中孤月轮。
江畔何人初见月,江月何年初照人?
人生代代无穷已,江月年年只相似。
不知江月待何人,但见长江送流水。

白云一片去悠悠,青枫浦上不胜愁。
谁家今夜扁舟子,何处相思明月楼?
可怜楼上月徘徊,应照离人妆镜台。
玉户帘中卷不去,捣衣砧上拂还来。
此时相望不相闻,愿逐月华流照君。
鸿雁长飞光不度,鱼龙潜跃水成文。
昨夜闲潭梦落花,可怜春半不还家。
江水流春去欲尽,江潭落月复西斜。
斜月沉沉藏海雾,碣石潇湘无限路。
不知乘月几人归,落月摇情满江树。

阅读全文 »

无题二首·其一(心有灵犀)

唐·李商隐

昨夜星辰昨夜风,画楼西畔桂堂东。
身无彩凤双飞翼,心有灵犀一点通。
隔座送钩春酒暖,分曹射覆蜡灯红。
嗟余听鼓应官去,走马兰台类转蓬。

阅读全文 »

无题四首·其四(东家老女VS溧阳公主)

唐·李商隐

何处哀筝随急管,樱花永巷垂杨岸。
东家老女嫁不售,白日当天三月半。
溧阳公主年十四,清明暖后同墙看。
归来展转到五更,梁间燕子闻长叹。

阅读全文 »
0%